下载野途手机客户端 赛事管理后台
扫码关注
“野途网”公众号
马上报名
×
意见反馈
客服电话:400-6563-116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作者: 张谋耀 2023-10-28 19:08:06 10483 评论:6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对于许多公路自行车爱好者来说,升级轮组成为了最优的选项,因为这对性能的提升是最为直观的。所以,这也促使市场的公路轮组需求量大幅增加,使得公路轮组市场越来越卷,以至于不少品牌都在往竞赛化的方向上狂奔,这也为车友们带来了更多新的选择。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就在一个多月前,小编收到了一组相当“炸裂”的公路车轮组,它就是来自 ONIRII(奥利尼)的 DWC EVO公路车轮组。之所以说他炸裂,是因为它配备了150T的大行星棘轮结构,那浑厚的花鼓声是小编近年来骑过的轮组中最响的一组,比之前小编测试过的Cadex 50 Ultra还要来得大。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ONIRII DWC EVO轮组参数:
重量:1357g(±30g)
车圈外宽:30mm
车圈内宽:23.4mm
车圈高度:50mm
车圈材质:碳纤维
辐条:SAPIM CX-RAY
棘轮齿数:150T
花鼓:ONIRII、ECC
塔基:HG、XDR
开档:12X100mm、12X142mm
孔数:前21、后24
售价:4999元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碳纤维轮组是提高速度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它能够带来重量低、硬度足和气动性佳等优势。在近年来涌现的众多轮组产品中,不少厂家都配上了碳条轮组,而ONIRII此次并未给DWC EVO搭配上碳纤维辐条,而是使用了SAPIM CX-RAY辐条,并且依旧将重量控制在了1357g(±30g)。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DWC EVO是DWC PRO的升级版本,本质上归结为对其最受欢迎的轮组进行内部的性能升级,同时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这意味着升级的重点将全部放在轻量化、真空、气动性上的研究。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那么我们先从外观说起,DWC EVO这款轮组无比低调。车圈整体以纯黑素色为主,轮组上唯一具有辨识度的就是两处采用镭雕刻标工艺的ONIRII与EVO标识,呈现了精湛的工艺技术,也赋有很强的高级感。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纯黑的外观相对比较百搭,与任何公路车架搭配都不会显得很突兀,这也是市场上不少公路爱好者所青睐的。而且这种纯色的哑光饰面,还能适当的减轻重量,还无需担心划痕的问题。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小编收到的这对DWC EVO轮组是50框高版本,车圈框高为50mm,这个框高设定更倾向于纯平路及起伏路面的设定。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另外,DWC EVO轮组的外宽设定达到了30mm、内宽23.4mm的规格,符合如今胖圈的主流趋势,还能带来更好的气动性能。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花鼓方面,DWC EVO轮组搭配了ONIRII历经五年研发的TR006陶瓷轴承花鼓。150T端齿材质CRMNTI,采用冷锻成型技术,CNC五轴精密加工工艺,以及进口高端热处理设备进行硬化处理。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150T的棘轮结构提供了更直接的响应速度,因为密集的150T齿形排列大大缩短空段行程,带来了更直接的加速体验。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快拔的塔基结构,也让后期的保养维护变得更加容易。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还有那浑厚的150T棘轮声音,真的是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小编跟着同伴一起下山时,那炸裂的花鼓声给他们带来了很强的压迫感。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150T的棘轮结构为轮组提供了更好的耐用性与刚性,再配合上陶瓷培林,使得轮组的摩擦力更小,润度也得到了提升。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所配套的这款TR006陶瓷花鼓的重量为345g(前:100g、后:245g),与DT 350花鼓的重量基本持平。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花鼓与车圈的连接使用了45根(前21根、后24根)比利时SAPIM CX-RAY辐条,前后均采用2:1的直拉编法,整体的拉伸强度更高、更稳定,侧向刚性也得到了提升。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后轮驱动侧与前轮碟刹侧分别配备了16和14根辐条,辐条的交汇处并没有重叠,这个设计在骑行的过程中可以避免辐条交叉位置摩擦而产生的异响。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ONIRII也称,DWC EVO轮组为纯手工精编,分别都经过了3次以上的滚动张力释放,来模拟正常骑行路况下的张力,以实现更好的稳定性。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另外,车圈辐条孔位置与花鼓开孔一致,做到了1:1角度匹配,使得每一根辐条都能保持均匀的受力。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车圈的胎床也是做了无开孔的原生真空设计,既不会破坏车圈的结构,也无需安装胎垫增加重量。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上述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提升轮组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以及更加直接的加速体验,要知道气动的收益要优于重量的收益,所以气动性能的提升成为了众多品牌升级更新产品的首要目标。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前轮重量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后轮重量

不过说到重量,这对50框高的DWC EVO似乎也不逊色,小编实称得前轮的重量为585g、后轮760g,整组的重量仅1345g,与官方标称的1357g非常接近。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要知道这是一对30mm外宽的公路轮组,并且也不是使用碳条,能做到这个重量表现也是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了解完产品我们再来讲下他在路骑中的实际表现,由于是一对更倾向于平路气动性能的轮组,所以我们将其放在一台ONIRII的Aero气动公路车架上,使其气动性能够更好的发挥。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小编也对DWC EVO加速性能、巡航能力、重量、刚性以及舒适性等方面,进行了测试。这次小编在DWC EVO轮组上安装的是一对28c的倍耐力 P7外胎,由于车圈是30mm的外宽,小编将其胎压打至100psi,实测得轮胎的实际外宽达到了31mm。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31mm的轮胎宽度,应对平路性能究竟如何?那我们就先来说说DWC EVO轮组在平路上的表现。DWC EVO轮组在起步时有些许的笨重,没有碳条轮组的那种轻快感。还有在途中的突然起脚加速,也会稍迟一些,加速感没有搭配碳条的轮组来的直接。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特别是在集团中突然有人发动进攻,轮组的响应没法那么的及时,有一种后轮紧紧抓住地面的感觉。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当速度起来后,它的巡航反馈是要优于碳条轮组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40km/h巡航时,停脚后并不会怎么掉速。小编最近在40km/h巡航的集团中,保持在220-230w就能跟住集团,甚至可以蹬两脚再休两脚。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在应对坡道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因为DWC EVO轮组的辐条张力拉得很足,爬坡时并不会感觉到软,而且它那1345g的轮组重量也不会拖后腿。但是31mm的轮胎宽度确实有点影响,宽大的接地面对滚阻还是有很大的影响,还有在摇车时胎边的形变量也大,有些泄力。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但是当你在下坡时,这个外胎宽度又让你信心倍增。特别是在弯道中,能很好的掌控压弯的角度,并且进弯及出弯的速度能达到更高的极限。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而且足够宽的车圈与轮胎,舒适性也有所提升,特别是在不平整的水泥路面,轮胎能够有效的吸收路面带来的震动。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不仅如此,30mm外宽的车圈在最近横风肆虐的沿海地区表现也相当出色,遇上侧风时气流能够很顺畅的通过,能够很轻松的掌控车把。可以说,它拥有一定的气动性能的同时,又不失侧风的稳定性,使其做到了两者的完美平衡。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总的来说,DWC EVO轮组是一款主打平路巡航的轮组,它具有非常优秀的巡航能力,美中不足的是在爬坡与加速时力有不逮,但当你到了平整的路面时,你将会发挥这对轮组最大的优势。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至于定价方面,DWC EVO轮组¥4999元的价格也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它的性能绝对对得起这个价格。不过,ONIRII作为新晋自行车品牌,品牌力稍显不足,并且在这个全民碳条时代可能还需要碳条轮组的支持,以博取市场的认可。

质保的话,ONIRII为用户提供了两年的质保(不含轴承部分),如果是冲击、撞击等人为问题导致轮组损坏将提供有偿售后。

硬核气动武器  奥利尼DWC EVO公路车轮组实测

优点:巡航能力优秀、重量控制得不错、棘轮花鼓维护方便、过弯及侧风稳定性佳、刚性强

不足:轮组Logo设计太过于低调、花鼓防水性还需要时间验证、高速加速性能反应不够直接、溜车声音过于炸裂,晚上回家有扰民的困扰

编辑: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动态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