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一个R1的用户在微博上感叹,为什么R1看起那么轻盈,骑起来却是那么硬朗呢?车友有时候不会特别在意你是否拿到了IF红点大奖,也并不知道通过EFBE测试意味着什么,只在乎摸到实物跨上车之后的真实骑行感觉。
五通双边踩踏疲劳应力分布图
根据应力分布图寻找应力最集中的位置,为后期铺层厚度设计,给出指导方向。
于是,有必要重现一下整个R1的设计开发过程。首先,性能是设计出来的。在设计之初,依据多年的经验,挑选多类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需要在多工况(不同边界条件)寻找最佳的组合。
五通双边踩踏疲劳主应力方向分布图
根据主应力分布图寻找力量传递路径,为后期碳纤维铺层角度的设计给出指导方向。当然,还有更深入的复合材料正交各项异性在各层间的力学传递分析,日后会提到。
R1前叉和五通区域的宏观铺层示意图对比,UHFO超高顺向性体现
QiCYCLER1车架五通(BB)区域预型体(未成型前)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工厂工人依据以上sop作业,全车材料规格片数多到350片。代工厂通过细腻的制程控制,确保每片的材料准确的贴在相应的位置。
R1车架部件拆解,全部公母套结,结构稳定,工艺简单,非常适合批量化生产。
R1车架结构完成品,每个部件都有单独的标签标示,用于产品质量追溯,可以一直追溯到每片碳纤维的源材料批次,以及每个部件的作业人员。
品质是QC控制出来。
R1生产全过程的关键工序段,都有设置QC站来检测关键品质。
五通内径非常重要,所以每个产品都用三点分离卡量(精确到0.001)测四次来确认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标准
在量产期间,为了检测产品性能的批次稳定性,要求工厂每生产100台抽测1~2台,以确保整个品质控制系统的闭环。
车架头管强度测试
7075尾勾
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不设计不良品,不制造不良品,不流转不良品,为了车友的认可一直在努力。QiCYCLE能获得UCi的认证,并且通过业界公认的最严苛的德国EFBE TP测试认证,也是必须拿出过硬的实力才行。
通过EFBe测试的750款顶级车架数据排名
R1之父-总设计师王轩
全球顶尖的复合材料应用专家,2002年至今持续14年专注于碳纤维自行车的结构设计、研发和生产工作。Cannondale Scalpel、Scott CR1、Scott Addit、Supersix EVO、CerveloR/P/S系列等顶尖产品都是他的代表作。
编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