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南非车手艾伦·哈瑟利(Alan Hatherly)骑着一台尚未发布的 Giant 山地车率先冲过山地世锦赛(XCO)终点,将世界冠军奖杯收入囊中。赛后,这台神秘战车也引发众多车迷的热议,关于它的技术细节猜测不绝。
时隔两月,这台冠军同款终于揭开面纱——Giant Anthem Advanced SL 正式发布,而作为旗舰型号的 Anthem Advanced SL0,更是以史上最轻、最快、最硬的产品定位,向 XC 竞赛领域发起冲击。
小编也有幸在发布前夕拿到了这台世锦赛冠军同款战车,这也重新点燃了小编对 XC 越野的激情,迫不及待的将它带进山里进行深度的体验。从陡峭爬坡到乱石下坡,从技术弯道到高速冲刺,这台汇聚 Giant 尖端科技与职业车队调校经验的竞赛机器,确实是用实际表现诠释了“低延迟速度概念”的真正含义。
要知道在当今严苛的 XC 竞赛环境中,车手的水平差距日益缩小,器材的性能优势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尤其是在多日赛、长距离赛道成为主流的趋势下,每一瓦功率都不浪费的效率追求,瞬间响应的性能表现,成为顶级 XC 战车的核心诉求。
Giant 的工程师与 Giant Factory Off-Road Team 车队技师、车手深度协作,从概念初期到详尽的工程和开发,在测试实验室和赛场上,它经历了全方位的考验。
其核心设计"低延迟速度概念",并非单一技术的突破,要从车架材质到避震结构,从轮组到整合设计,每一个部件的集成都要以最大化功率传输、最小化能量损耗为目标,来实现理想的效果。
与上一代车型相比,全新 Anthem Advanced SL0 的进化是全方位的,首先是车架重量减轻 89 克,避震行程从 100mm 提升至 120mm,同时通过几何可调设计适应更多地形场景。这些升级看似独立,实则围绕"效率、操控、轻量化"三大核心,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整体。
作为整车性能的基石,Anthem Advanced SL0 的车架采用 Giant 最高等级的 Advanced SL 碳纤维复合材质,由 Giant 自家工厂打造。官方宣称:M码车架重量仅1530克,堪称 XC 软尾车型中的轻量化标杆。
但轻量化并非牺牲刚性换来的。通过连续纤维技术、一体成型工艺与冷切割技术的协同应用,车架在减重的同时实现了刚性的大幅提升。
车架的结构设计同样是为了实现效率提升,MegaDrive 超大尺寸下管与加粗上管形成坚固的前端三角,提供卓越的侧向和扭转刚性;PowerCore 92mm 宽五通区域采用全整合式设计,非对称下叉在驱动侧增强刚性,非驱动侧提升稳定性,确保踩踏时的功率不流失。
如果说车架是战车的骨架,那么避震系统就是它的灵魂。全新 Anthem Advanced SL0 搭载了重新设计的 FlexPoint Pro 后避震系统,这也是本次升级的核心亮点之一。
与上一代 100mm 行程相比,新款避震系统的行程提升至 120mm,配合 120mm 前叉(RockShox Sid Ultimate 3P),在应对复杂地形的能够更加从容。
FlexPoint Pro 采用连杆驱动的单枢轴设计,与传统双摇臂结构相比,取消了下摇臂,仅保留一个全复合材质上摇臂,减少了一个转点和多余连杆,不仅重量显著减轻,更降低了避震阻力。
在陡峭的爬坡路段,避震的无效压缩并不会很明显,踩踏的效率并不会过多的浪费在避震器的泄力上;而在下坡的乱石堆中,避震系统又能从容应对连续冲击,大行程在下坡中也的确更加有信心。
轮组作为功率传输的最终环节,其效率也是影响整车表现的重点之一。这台 Anthem Advanced SL0 搭载了 Giant 专为 XC 竞赛打造的 XCR 轮组,从花鼓、辐条到车圈的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极致效率”理念的追求。
XCR 轮组的核心亮点是全新的螺旋斜面棘轮驱动系统。花鼓与棘齿环之间采用 10° 螺旋啮合角度,这种锥形界面让棘轮齿能够渐进式啮合,而非正面碰撞,不仅分散了负载,减少了部件应力,还让运行更安静。
120 齿螺旋棘齿提供快速的 3 度啮合角度,在踩踏时花鼓能瞬间响应。特别是在冲刺和爬坡加速时,即时响应的感觉尤为明显。
轮圈采用 Giant 无钩技术,30mm 内宽配合 5mm 圆滑边墙的宽边防护设计,带来两大优势:一是可以运行更低的胎压(小编胎压设定基本在:20-25psi),增加轮胎接地面积,提升抓地力和舒适性;二是有助于偏转角度撞击,降低蛇咬爆胎的风险,在复杂地形的耐用性大幅提升。
辐条方面,XCR 轮组采用高抗拉强度碳纤维辐条,每根辐条由六束碳纤维丝制成,抗冲击性是标准设计的3倍,同时重量更轻。配合动态平衡编轮(DBL)技术,辐条被设定在更宽的支撑角上,受力时张力更均衡,形成更刚性、更稳定的轮组结构。在实测的高速过弯和急加速中,轮组的侧向刚性和扭转刚性没有出现明显形变。
Anthem Advanced SL0 配备了 Contact SLR XC 碳纤维一体把,一体把采用连续碳纤维叠层技术,将车把与把立结合一起,据称重量仅 295 克。这款一体把采用 -8° 把立角度、9° 后掠和 2° 上扬,能让保持较为激进的骑姿,使爬坡效率和踩踏力量更高。
走线设计是一体把的另一大亮点:隐蔽的线管通道将刹车、避震和升降座管的线管布置在车把下方,可拆卸的底盖隐藏了线管,使其车头简洁流畅。同时也兼顾了外走线的维护便利性,尤其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拆卸车把时,操作更加便捷。
此外,Anthem Advanced SL0 还配备了 Contact Switch SL 升降座管,采用高强度 7 系铝合金材质,提供110mm或140mm行程选择。其机械弹簧驱动系统取代了传统液压结构,不仅重量更轻,还具备免维护、可靠性高的优势。唯一遗憾是仅支持两档位锁定功能(完全伸展 / 完全降下),缺乏中间档位调节的灵活性。
现代 XC 赛道的地形差异巨大,从平整的高速林道到狭窄复杂的技术路段,对车辆的操控特性要求各不相同。为了适应这种多样化需求,Anthem Advanced SL0 配备了双定位 FlipChip 系统,可以根据地形和骑行风格,快速调整车架几何。
FlipChip 提供高、低两种设置:高设置锁定更陡的头管和座管角度,以及更高的五通高度,实现精准、激进的操控,适用于紧凑技术地形。低设置减小头管和座管角度并降低五通高度,提供略微更放松的操控感和对高速下坡的更强控制力。
实测方面,爬坡是 XC 竞赛的核心环节,也是检验效率的最佳选择。Anthem Advanced SL0 的轻量化车架和卓越的刚性重量比,在爬坡时展现出绝对的优势。在攀爬约 15% 的持续爬坡路段时,站踩摇车车架与轮组都能带来迅速的响应,轮胎也能提供较强的抓地性能。
在测试 Anthem Advanced SL0 前,小编一直是骑硬尾 XC 。骑惯传统 XC 硬尾车往往在爬坡效率和下坡性能之间难以兼顾,但 Anthem Advanced SL0 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
在大落差的下坡路段,120mm 的行程配合 RockShox Sid Ultimate 3P 前叉,小震动的灵敏度极高,能快速吸收路面颠簸,让车轮始终贴合地面。在高速通过不规则颠簸时,车身也能保持稳定,使你能够专注于路线选择。
另外,平路的冲刺或林道中短距离的加速路段,车辆的爆发力和响应速度往往也是顶级车手较为看中的点。得益于轻量化的整车设计和高刚性车架,这款车的加速响应非常迅速。XCR 轮组的 120 齿棘轮系统和碳纤维辐条,使功率传递损耗更低,每一脚下去都很实。
可以说,Giant 全新 Anthem Advanced SL0 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世界冠军战车"的称号绝非虚名。它不仅在轻量化、刚性、效率等核心指标上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更通过 FlexPoint Pro 避震系统、XCR轮组、整合式操控系统和可调几何等创新设计,实现了爬坡快、下坡稳、操控准的全面表现。
当然,这款车也并非完美无缺。¥70800元的售价对于普遍业余车友们来说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此外,一体把的设计虽然提升了性能和美观,但考虑到山地越野摔车的概率较高,一但损坏,代价也比较高;还有,升降座管仅支持两档位锁定,缺乏中间档位调节。
编辑:耀
外观确实是脱胎换骨的变化,不知道实际体验如何,羡慕小编能骑上顶级,我等入门车款看看
等等更低版本型号
意见反馈
© 2016-2021 Wildto Corp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4001544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4162号
关注野途
野途赛事公众号
野途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