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锻炼这件事,在步入中年后开始成为重要任务被提上日程,但总觉得找到称心如意又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难度不亚于在偌大的相亲市场上捞到心仪的对象。
朋友A推荐去健身房撸铁,不仅运动花样多、还冬暖夏凉舒服。可是我不喜欢健身房密闭的空间。
朋友B推荐户外夜跑,不仅饭后消脂、晚上还能睡得香。可对于气管不好的我来说,跑出五十米就会让旁人受到惊吓,让大家误以为我需要吸氧,得赶紧叫救护车。
朋友C建议去爬山徒步,锻炼身体之余还能将美景尽收眼底。可我一个打工人,哪有时间和精力天天上山下山跑一趟呢。
朋友D说,算了,你还是散步吧。这世上没有比这更适合像你这样的人的运动了。
等等,“像我这样的人”是哪种人?朋友直言不讳:就是精神上向往运动带来的福利,但身体上却不愿多付出一点,让你完全躺平你又不甘心的人。
真是人到中年的智慧啊!
我一直都是四体不勤的懒人,迫于体检报告的压力才不得已挪两步。自从买了山地车开始骑行后,我找到了命中注定的那项运动。它让我体验到了人至中年的速度与激情。
二十多岁刚工作时,彼时的骑行有一个很务实的名字,叫骑自行车。曾有一年的时间,我每天骑着它上下班。刚毕业租的房子小区门口有公交车站、走15分钟也有地铁站,都可以直达到公司,但我还是喜欢骑自行车上下班,它完美地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无论你是乘公交、还是搭地铁,不可避免到站后要再步行十几分钟才能到公司或家里。行驶的过程是舒服,但从下地铁开始你就告别了舒爽阴凉的空调,猛然间投入到上海七八月的骄阳下,步行十几分钟灵魂已经挥汗如雨了。
骑车上下班就不会有这种落差。温度适宜的春秋季,宜风送爽,不凉不热,温度刚刚好。入梅后的夏季,气温虽然不友善,但你从一开始就体验着沪上湿热的空气,一时半刻便也习惯了,头顶的法国梧桐时不时还能为你遮阳片刻,斑驳的光束随着车轮滚滚向前,充满生机。
那两年,我骑着自己银色的山地车,沿着龙吴路骑车20分钟到我要去上班的徐家汇,然后把自行车停在公司楼下的公共自行车停放处,步行一分钟便能坐上去公司的电梯。一切都有着贴心的完美。
不过,再贴心、完美,那时骑车这件事对我而言就是上班代步,我和很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一样,也曾无数次幻想过,何时能每天开着自己的小车、吹着空调舒舒服服上下班。
后来实现了以车代步的生活,骑自行车就从交通工具变成了一项运动——骑行。对我们中年人而言,我们骑的不是车,是随着年华沉淀后的一种倔强的态度。我们在向世界证明,自己可以驾驭散步、慢跑和瑜伽之外稍显剧烈的运动。
一场典型的骑行这样的:天清气爽、阳光明媚的周末早晨,早饭之后,戴上头盔和骑行眼镜、穿上贴身的骑行服、带好骑行手套,然后推出自己的纤细高挑的公路车,车架处安装有水壶架,带满一大壶水,开始向目的地出发。骑行短则一二小时、长则半天四五小时。对手是我们自己,大自然是我们的观众。
骑行融合了我们向往却日渐丢失的两样东西:速度与激情。
人类对速度的追求应该是出于天性。从磁悬浮列车的发明到大家对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热情,这里有我们出行和追求精神刺激的需求,但本质上是人类的骨子里对速度有痴迷。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就把速度放在了首位。
无奈人到中年,对速度有心无力。每每看到身旁一闪而过的滑板少年,我就分外怀念也曾在溜冰场上风驰电掣过的自己。只是现在想到轮滑、滑板这些运动项目,第一感觉是尾骨隐隐作痛,已经料想了笨重的身躯将出演的滑稽。
但骑行却能让普通中年人体验一点速度的温存。没有勇气玩那些惊险刺激的项目,我还不能享受一下平均时速十五公里的微风拂面么?夕阳下的骑行那是我对逝去青春的缅怀啊。
骑行除了让中年人有“速度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的美好幻觉外,还能让自己日益衰退的激情找到落脚点。
骑行的人通常都会设置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是某个终点站、某个速度、或者是挑战一条比之前骑行难度更高的路径。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目标的设定,它才再次撩拨了我们中年人的心弦、激起了我们的斗志,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加快蹬车的速度、在上坡时咬紧牙关努力保持匀速爬行,最后到达终点后,又开始野心勃勃地筹划下一次更厉害的目标。
另外,中年人健身强体都讲究个仪式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管什么运动,先把装备置办起来。骑行就是一项让你很容易有仪式感、且又容易负担得起的运动。头盔一带、身体前倾,一场说走就走的锻炼马上到位,不出半小时,你就能体验到肌肉的酸痛和全身的汗腺的澎湃,不像慢跑、散步这些运动,消耗几十分钟,也没能大汗淋漓一场,对锻炼之人来说毫无成就感。
退一步说,有朝一日就算你不爱骑行了,车子也是你的一项固定资产,可以成为代步的工具,至少买菜或者一时应急去便利店买个东西也能被再次利用。起码比在家里一直吃灰的瑜伽球、哑铃、游泳装备、跑步机划算多了——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在《刺猬索尼克历险记》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速度是关键,那么我就是速度的关键”,真是精准概括了中年人骑行的追求——我们想要讨回流逝的速度,但终究想要的是年华流逝后自己依然能握在掌中的一点自我突破。
编辑:FF
骑行是能模糊年龄界限的,一个35岁的骑行狂热者时常被人当作20岁出头的小年轻,别问我怎么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