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时间:2025-03-22 07:00-2025-03-22 15:00
报名时间:2025-02-14 10:00-2025-02-28 12:00
比赛地点:安徽 黄山 黄山黟县
主 办 方: 主办单位: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 安徽省体育局 黄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安徽省自行车运动协会 黄山市体育局 黟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报名
扫一扫用微信小程序报名
赛事组别
2025“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黄山黟县站暨第二十届中国黄山(黟县)自行车公开赛竞赛规程
一、赛事名称
2025“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黄山黟县站暨第二十届中国黄山(黟县)自行车公开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
安徽省体育局
黄山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安徽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安徽省自行车运动协会
黄山市体育局
黟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三、时间和地点
(一)时间:2025年3月22日-23日
(二)类型:2025年3月22日山地赛
2025年3月23日公路赛
(三)地点:安徽省黄山市黟县
四、竞赛组别
(一)山地赛组别
序号 |
组别名称 |
年龄要求 |
参赛形式 |
1 |
男子山地组 33KM |
18-60岁 |
个人参赛 |
2 |
女子山地组 22KM |
18-55岁 |
|
3 |
青少年山地组 10KM |
12-17岁 (性别不限) |
|
4 |
亲子山地组 10KM |
年龄6-11岁的儿童及18-65岁的一名家长(性别不限) |
组队赛:一名儿童和一名家长组队参赛。设置计时,不设奖金。 |
(二)公路赛组别
序号 |
组别名称 |
年龄要求 |
参赛形式 |
1 |
男子公路精英组 84KM |
18-30岁 |
各组别以车队为单位统一报名,每队可报5-10人 |
2 |
男子公路大师组 84KM |
31-45岁 |
|
3 |
女子公路组 84KM |
18-55岁 |
|
4 |
男子公路公开组 84KM |
18-65岁 |
个人参赛 |
5 |
女子公路公开组 84KM |
18-65岁 |
(三)山地赛和公路赛所有选手可兼报,但在各竞赛组别中不得兼项。
(四)本站参赛总人数为1500人,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报满截止;
(五)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公路大师组、女子公路组、
男子山地组计入2025“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年度积分,其余组别不计入年度积分。
五、比赛路线
(一)山地赛
山地赛起终点为碧阳小学,经屏山古村,赛道由柏油路、山路综合组成,男子山地组、女子山地组单圈11km,青少年山地组、亲子山地组单圈10KM。
(二)公路赛
公路赛起终点为碧阳小学,经宏村大道、五里转盘、方家岭隧道,右转进入X033、沿茶叶岭、S219、宏潭乡、打鼓岭景区再回到S222,经美溪乡、洪星乡后原路返回碧阳小学。赛道全程约84KM。
六、参赛资格
(一)两年内代表注册UCI职业车队参赛的选手不得报名参赛;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注册的专业选手及退役未满2年的专业运动员不得报名参赛。
(二)运动员参赛年龄规定:
1.男子公路精英组(18-30岁):199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出生;
2.男子公路大师组(31-45岁):1980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间出生;
3.女子公路组(18-55岁):197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出生;
4.公路公开组(18-65岁):196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出生;
5.男子山地组(18-60岁):196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出生;
6.女子山地组(18-55岁):197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出生;
7.青少年山地组(12-17岁):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出生;
8.亲子山地组儿童年龄为(6-11岁):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间出生;成人年龄为(18-65岁):1960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出生;
(三)未满18周岁选手参加比赛必须由其法定监护人陪同,并出具书面担保。
(四)各组别须严格按照年龄区域选报对应组别,不得虚报和冒名顶替,一经发现,将取消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其被取消的名次依次递补。
(五)参赛者须具有良好的适合参加比赛的健康状况,有下列疾病者不能参加比赛:
1.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2.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3.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4.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5.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6.其它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六)参赛选手报到时需按照组委会要求提供相关资料,满足要求方可参赛。
(七)大赛组委会有权对各组别选手进行资格审查。
七、报名须知
(一)报名时间
2月14日-2月28日
(二)报名方式
1. 小程序报名:关注微信公众号“皖美山水骑行赛”,点击下方菜单栏“2025赛季”,选择“黟县站山地赛报名”或“黟县站公路赛报名”,随后进入“野途网”赛事报名系统进行报名;报名时线上签署《公共安全承诺书》、《组委会声明》和《自愿参赛风险告知书》。未成年人应由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签名。
2.报名咨询热线:15017000780(微信同号)
(三)报名费用
1.各组别报名费:
序号 |
类别 |
组别 |
报名费 |
1 |
山地赛 (3月22日) |
男子山地组33KM |
100元/人 |
2 |
女子山地组22KM |
||
3 |
青少年山地组10KM |
||
4 |
亲子山地组10KM |
100元/组 |
|
5 |
公路赛 (3月23日) |
男子公路精英组84KM |
100元/人 |
6 |
男子公路大师组84KM |
||
7 |
女子公路组84KM |
||
8 |
男子公路公开组84KM |
||
9 |
女子公路公开组84KM |
2.费用支付:车队组报名费用由队长统一支付,经组委会进行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方为报名成功,个人组报名费由个人支付。
3.各组别参赛选手往返交通及食宿的一切费用自理。
(四)名单公示
1.本站报名结束后,将公示参赛名单。首次名单公示后, 在公示期内,车队组如有队员因伤病无法参赛的仅可申请换 人一次(须提供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具的相关证明材料),不 接受其它原因的变更;待二次公示后,人员如再调整则团队 成绩无效;个人组不接受人员变更。
2.车队名称不得随意更改,一旦更改,积分无法累积。 3.报名截止后不接受退赛及退费申请。
八、报到须知
(一)所有参赛运动员须赛前一天报到,需持有效身份证明(二代身份证、护照、回乡证、台胞证等法定有效证件)报到,工作人员核对身份无误后发放参赛物资;
(二)各组别报到时需线上支付芯片押金200元/人,不接受现金支付,比赛结束归还芯片退还押金,车队组押金由队长负责统一支付和退还;个人组押金由本人支付和退还;
(三)所有参赛选手自行到达比赛开幕式地点。
九、运动员服务
所有参赛选手可获得号码布、号码牌、参赛服、参赛包、 赛事当天保险(车辆及个人器材除外)、完赛证书、完赛纪念奖牌、完赛物资、成绩证书下载、照片免费下载等服务。
十、录取名次与奖励
山地赛名次判定:各组别根据当天比赛中各组别参赛选手有效成绩(时间)决定,用时少者名次列前。特别说明:亲子山地组以完赛用时多的队员时间作为本队有效成绩。
公路赛名次判定:车队组根据比赛中各队前3名选手的成绩(时间)相加来决定,用时少者名次列前。如果成绩相等,则比较各队在赛段中选手的最优名次,名次高者列前;若仍相等,则比较次优名次。个人组排名根据当天比赛中各组别参赛选手有效成绩决定,用时少者名次列前。
(一)名次录取
1.车队组录取前8名,1-3名颁发奖金、奖杯和证书,4-8名颁发奖金和证书。
2.个人组1-3名颁发奖金、奖杯和证书,4-8名颁发奖金和证书,其余获奖名次颁发奖金。
3.亲子山地组可获得完赛成绩和证书。成功完赛的每组选手均可参与1次赛后抽奖(抽奖与成绩无关),赢取丰厚奖品。设置一等奖1名(奖品价值2000元)、二等奖3名(奖品价值1000元),三等奖6名(奖品价值500元),参与奖若干名。奖品以实际发放为准。
(二)奖励办法
具体奖金规划如下(税前),总金额:132900元(人民币)
1. 山地赛奖励办法
组别 名次 |
个人 |
||
男子山地组 |
女子山地组 |
青少年山地组 |
|
第1名 |
5000 |
3500 |
2000 |
第2名 |
3000 |
2500 |
1500 |
第3名 |
2000 |
1500 |
1000 |
第4名 |
1000 |
1000 |
800 |
第5名 |
800 |
800 |
500 |
第6-8名 |
500 |
500 |
200 |
第9-20名 |
300 |
300 |
/ |
第21-50名 |
100 |
100 |
/ |
合计 |
19900 |
17400 |
6400 |
2.公路赛奖励办法
组别 名次 |
车队 |
个人 |
|||
男子公精英 组 |
男子公路 大师组 |
女子公路组 |
男子公路 公开组 |
女子公路 公开组 |
|
第1名 |
12000 |
10000 |
10000 |
800 |
800 |
第2名 |
8000 |
6000 |
6000 |
600 |
600 |
第3名 |
6000 |
3000 |
3000 |
400 |
400 |
第4名 |
4000 |
2000 |
2000 |
200 |
200 |
第5名 |
2000 |
1000 |
1000 |
200 |
200 |
第6-8名 |
1000 |
500 |
500 |
100 |
100 |
第9-30名 |
/ |
/ |
/ |
50 |
50 |
合计 |
35000 |
23500 |
23500 |
3600 |
3600 |
注:比赛奖金采用银行卡转账方式进行发放,车队组的奖金将在赛后20个工作日内转入各参赛车队队长指定银行账户,由队长进行分配;个人组的奖金将在赛后20个工作日内转入本人银行账户。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所有奖金将由组委会代扣代缴20%个人所得税。
十一、年度积分与奖励
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公路大师组、女子公路组、男子山地组前八名将获得:50、46、40、36、32、28、24、20的年度积分,第9-20名获得15分,第21-50获得10分,其它完赛车队及个人得5分。全年总积分排名前5名的车队及个人,颁发奖金、奖杯及荣誉证书,6至8名颁发奖杯、荣誉证书。其它参赛运动员可根据年度积分参与年终积分奖品兑换,具体兑换规则另行通知。如积分相同,将以总决赛的名次决定排名。具体奖金如下:总金额(税前)185000元(人民币)。
组别
名次 |
车队 |
个人 |
||
男子公路精英组 |
男子公路大师组 |
女子公路组 |
男子山地组 |
|
第 1 名 |
25000 |
20000 |
20000 |
10000 |
第 2 名 |
18000 |
12000 |
12000 |
8000 |
第 3 名 |
10000 |
8000 |
8000 |
6000 |
第 4 名 |
8000 |
4000 |
4000 |
3000 |
第 5 名 |
4000 |
2000 |
2000 |
1000 |
合计 |
65000 |
46000 |
46000 |
28000 |
注:年度积分奖金采用银行卡转账方式进行发放,各参赛组别的积分奖金将在年度总结颁奖会后7个工作日内转入各组别的指定账户,按照国家税法规定,所有奖金将由组委会代扣代缴20%个人所得税。
十二、竞赛办法
(一)竞赛要求
1.比赛执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最新《公路自行车竞赛规则》和《山地自行车竞赛规则》;
2.参赛者须自备参赛车辆、装备与护具。所有参赛者比赛时都必须佩戴安全头盔、身着骑行服,必须正确佩戴号码布、牌,不得裁剪,不可折叠,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3.混入其它组别中出发、虚报和冒名顶替取消比赛资格,取消个人及团队成绩;比赛冲刺前100米不得走曲线、斜线冲刺或有其他阻挡行为;携带两块及以上芯片参赛,取消个人及团队成绩;
4.参赛选手在比赛时严禁使用或携带玻璃器皿及容器;
5.比赛骑行中必须保证本人的骑行安全,不得使用非正常骑行姿势参加比赛;车撑、锁、篮筐、后座等可能导致伤害的非必要配件,请在赛前自行拆除,否则不予参赛;
6.所有参加者都得保证车辆质量及状况良好,且满足比赛要求,任何因车辆质量或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或损失,活动举办单位概不负责;
7.自行车比赛是具有一定对抗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所有参赛者都须自我保证参赛时运动技巧熟练,身心健康,适合比赛;只要参加比赛即表示参加者确认且保证自我身心健康、运动技巧状况适合参加活动与比赛。比赛组织方有权禁止不适合参赛的选手进行比赛;
8.鉴于选手人身安全,请注意赛道上危险路段(如下坡、急转弯、折返)标志(黄黑相间胶条)或危险警示牌,选手需按提示(标志、警告牌或裁判口令等)减速骑行、控制好方向;
9.所有选手在比赛中必须保持公平、公正的竞赛精神,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有意接触、冲撞、排挤、刮蹭他人,比赛冲刺前100米不得变线,严禁斜线冲刺或有其他阻挡行为,不做可能引起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冒险行为;如有以上行为取消比赛资格,对上述行为引起的一切责任后果均由违规肇事者承担;
10.比赛中裁判有权根据医护人员判断比赛者身体状况,采取强制下道、终止比赛等措施;
11.比赛中如遇有选手超越时,被超越选手要靠右侧不得故意阻挡;
12.比赛中所有组别不设中立圈,不设队车跟随,不设公共器材车;所有参赛选手后勤保障车辆,必须服从赛事组委会统一安排;
13.比赛中如出现的自行车故障、损坏、不能骑行等情况时,可以自行修复(或向收容车求助),或自己扛车或推车继续比赛,但不得更换自行车或借助他人帮助,也不能妨碍其他人的正常比赛,并且给后面的选手留出超越的空间,否则取消比赛成绩;
14.同一车队同一圈骑行的选手之间可以互换车轮,但不得更换整车;
15.比赛中如出现身体或机械或其他原因导致需要退出比赛,则成绩无效,参赛者须迅速离开赛道,不得影响其他选手的比赛,中退的选手不得骑行通过终点;
16.收容裁判有权根据比赛进程和选手身体状况停止落后运动员的比赛,进行收容;
17.比赛赛道为交通管制封闭赛道,运动员不得与赛道外人员身体接触,如有接触视为比赛违规,取消比赛资格。运动员之间任何形式的主动身体接触,均视为犯规,将由裁判员视情节轻重,以及对比赛成绩的影响程度进行判罚,最高处罚可以取消比赛成绩和名次;
18.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得改变骑行方向和路线,如造成任何危害到其他选手和自身人身安全的行为,取消该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并承担一切后果;
19.所有参赛者在比赛中要保持公平、公正的竞赛精神,遵守比赛规则,不得有意冲撞、排挤、刮蹭他人,不做可能引起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冒险行为;如有以上行为取消比赛成绩,对上述行为引起的一切责任后果均由肇事者承担;
20.赛事中,裁判组有权按组别、参加者数量与水平、天气、场地、特殊因素等状况决定是否采取减短距离、提前或推后发车、提前终止比赛等措施,以确保赛事顺利完成。敬请车手注意现场公告、通知。因此导致的比赛异议,赛事组委会恕不受理投诉,也请车友提前到场随时关注现场通知及公告;
21.如因天气或赛道、安保、不可抗力等原因,比赛正在进行中被迫中止,裁判组有权中止比赛,成绩中立,该组奖金将以检录人员为基数,平均分配奖金;
22.比赛如因防控、天气、重大事件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 的改变,已不具备继续举办比赛条件时将实行“熔断机制”并及时告知选手相关情况及后续处理事宜。
(二)竞赛规则
1.执行规则:赛事执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审定的最新竞赛规则、本赛事竞赛总规程以及补充通知的相关规定。
2.竞赛器材:
(1)公路组比赛用车为轮径700c或650c的大组赛公路车,硬叉,不可为混合车型、计时车,车把只能使用传统把,不能使用附加把。
(2)山地车组成人比赛用车为轮径26英寸及以上直把山地自行车,胎宽1.7英寸以上的有齿车胎,不得使用光头胎,不得加装附加把,软硬叉均可;青少年及儿童使用自行车型不做限制,但车辆必须装备功能完好的制动装置。
(3)所有比赛用车的车撑、锁、篮筐、后座等可能导致伤害的非必要配件请在赛前自行拆除,否则不予参赛。
(4)车辆不得配有助动系统。
3.比赛检录:
(1)比赛开始前60分钟以车队及个人为单位进行检录(检录时需出示本人身份证,如检录信息与秩序单信息不符不得参加比赛),比赛开始前20分钟停止检录,未检录者视自动放弃,未经检录签到而进行比赛者即使完成比赛成绩亦无效。
(2)检录时裁判将检查车手是否按规定佩带头盔、手套、号码牌、号码布,车辆是否按规定固定号码牌、芯片(安装于右前叉)。如未按上述规定执行,裁判有权要求车手重新处理直至合格为止;否则,因此因素导致的不能参赛或资格取消,责任由车手及车队负责。
(3)完成检录后选手集中在检录区等候,不得离开。
(4)各组别各参赛队如有存在虚假检录,一经查实,将取消团体成绩。
(5)检录后未按裁判发令统一出发者(如检录后自行离开起点,在比赛开始后返回)、中途加入比赛者,即使完成比赛,成绩亦无效。
4.比赛出发:
(1)比赛出发方式为分组集体出发;
(2)出发顺序:山地赛出发顺序为男子山地组、女子山地组、青少年山地组、亲子山地组;公路赛出发顺序为男子公路精英组、男子公路大师组、男子公路公开组、女子公路组、女子公路公开组;(实际以技术会为准)
(3)每个组别选手出发顺序以该组别选手检录顺序排定出发顺序;
5.选手身份识别:所有选手比赛必须正确使用报到时领取的全套物品(号码牌、号码布、计时芯片)进行身份验证,经过检录裁判的审核通过后进入指定区域等待比赛;计时芯片在比赛结束后立即退还,如获得奖励名次,号码牌将作为竞赛奖品领取凭证(请妥善保管);
6.成绩判定:比赛采用电子计时设备,为比赛选手提供成绩,比赛成绩最终解释权归赛事仲裁委员会;
7.关门时间:为了保证参赛选手比赛安全、顺利举行。比赛路线各段设关门时间,超过关门时间后,相应路段恢复社会交通。本站比赛关门时间以各组别发枪时间开始计算,山地赛关门时间根据各组别路线长度和选手水平确定;公路赛关门时间为3小时50分钟。请各位参赛选手合理分配体力,确保顺利完赛。超时且拒不配合收容的选手,组委会有权进行强制收容。
8.比赛颁奖:各组获得前3名的车队及个人必须参加颁奖仪式,在各组别成绩公示后到颁奖等候区报到,核实成绩及确认获奖运动员身份后等候颁奖,工作人员在叫号不到的情况下,将视为弃奖,所获名次及奖金、奖杯顺延奖励给后续名次车队;拒不配合颁奖流程和相关工作要求的获奖车队,经工作人员劝导无效的,组委会有权根据赛事规程取消其奖项。
9.比赛仲裁:如参赛选手对比赛成绩、犯规、裁判判罚等事项有异议者,或投诉其他参赛选手作弊者,在成绩公示时间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投诉申请书申请仲裁,并交纳仲裁诉讼费人民币1000元(胜诉退回仲裁费,败诉则不予退还仲裁费)。申请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投诉人身份证、参赛号码牌,相关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明材料。相关投诉人、证明人必须是各站赛事参赛选手,未正常检录、发车参赛的选手无权进行投诉和担任证明人。仲裁结果在颁奖前公布,特殊情况除外;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终审判定,任何一方不得提出再次申请;对比赛有任何异议者,不得当场与裁判或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等过激行为,否则取消比赛成绩。
(三)其他规定
比赛中不得抄近道、故意冲撞、排挤、刮蹭他人行为,进入比赛冲刺阶段应保持原骑行路线不得走蛇形、突然改道等影响对手超越行为,违者视情节轻重采取警告、罚款、降低名次直至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
十三、裁判
技术代表、裁判长、裁判员由赛事组委会选派,辅助裁 判由承办单位选派。
十四、保险
(一)组委会将为每位参赛人员购买比赛当日人身意外 伤害保险(车辆及个人器材不属于保险范畴之内),赛事保 险为当日比赛中的保险责任,不包括往返赛场途中骑行、会 场骑行、试骑、热身等非比赛期间、非比赛场地发生的人身 意外伤害责任,也不包括比赛过程中被途中强制关门后路程。 保单以报名信息为准,任何错误的报名信息将导致无法投保, 由此产生的全部责任和后果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
(二)请选手谨慎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后报名。参赛期间由于选手自身原因(包括但不限于有慢性疾病、隐性疾病、身体承受力不足等原因)所导致的身体不适及引发相关疾病、症状的(包括但不限于中暑、昏厥等),如最终被保险公司认定不属于理赔范围,则由此产生的全部法律责任及后果(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救治费用、误工损失、伤残赔偿或补偿、死亡赔偿金等)均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与主办方无关。
(三)组委会在比赛期间提供仅限于现场可以采取的、急救性质的医疗救助。参赛选手后续在医院救治过程中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参赛选手与医院结算后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索赔或自行与保险公司进行协商,主办方可以提供必要的资料信息对接辅助。
十五、本规程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十六、本规程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