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野途手机客户端 赛事管理后台
扫码关注
“野途网”公众号
马上报名
×
意见反馈
客服电话:400-6563-116

2025环海南母瑞山自行车赛(D级)

比赛时间:2025-07-19 10:00-2025-07-20 11:00

报名时间:2025-07-04 18:34-2025-07-12 18:34

比赛地点:海南 定安 定安县母瑞山红色文化旅游区广场

主 办 方: 海南徐侠客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野途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用手机报名

野途小程序二维码

扫一扫用微信小程序报名

赛事组别

  • 男子公路精英组(99)里程:35km 开赛时间:2025/07/20 08:30
  • 40+男子公路组(99)里程:35km 开赛时间:2025/07/20 08:30剩余59人
  • 女子公路车组(99)里程:35km 开赛时间:2025/07/20 08:35剩余30人
  • 男子山地车组(99)里程:35km 开赛时间:2025/07/20 08:40剩余40人
  • 女子山地车组(99)里程:35km 开赛时间:2025/07/20 08:40剩余30人
  • 大众体验组(30)里程:35km 开赛时间:2025/07/20 08:45剩余40人

PART 01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定安县翰林镇人民政府

联合主办

海南母瑞山开发管理有限公司

海南徐侠客旅游文化有限公司


PART 02比赛时间及地点


(一)时间:7月19日(签到日),7月20日(比赛日)

(二)地点:定安县母瑞山红色文化旅游区广场

(三)比赛方式:自行车绕圈赛


日程安排比赛路线



比赛线路描述:

0公里,起点:母瑞山红色文化旅游区→南斗→南斗五队→宝峰小学→南总→南岭希望小学→文曲河田洋→翰林镇→翰中线→大岭→中瑞北路→中瑞南路→母瑞山红色文化旅游区(终点)35公里。


海拔线路描述:

距离35.84km、累计爬升461m、平均坡度0.62%,共1个评级坡,为3次爬坡,距离3.9km、爬升219m、坡度5.5%。


PART 03竞赛项目


(一)公路车组比赛

男子精英组、男子40+组/女子组

(二)山地车组比赛

男子组/女子组

大众体验组(骑游)


参赛年龄要求

1.男子公路精英组,年龄:18-39周岁;

2.男子公路40+组,年龄:40-60周岁;

3.女子公路车组,年龄:15-60周岁;

4.男子山地车组,年龄:18-60周岁;

5.女子山地车组,年龄:15-60周岁;

6.大众体验组,年龄:15-65周岁。


PART 04报名须知


1.报名与报到

1.参赛运动员需在7月15日前参与赛事报名,报满为止。

2.参赛人员可以俱乐部、市(县)协会、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为参赛单位集体报名参赛,也可以以个人名义报名参赛;


2.各组别限报人数

▶ 男子公路精英组限报人数:100名

▷ 40+男子公路组限报人数:60名

▶ 女子公路组限报人数:30名

▷ 男子山地车组限报人数:40名

▶ 女子山地车组限报人数:30名

▷ 大众体验组限报人数:40名

每人限报一组,报名成功后,不可更改参赛组别,不能因个人原因申请退赛退款,报名后三日内可接受退赛退费,过期之后不再办理退赛退费服务;

注:如单项组别报名人数不足12人时,则取消该组别。


3.各组别报名费

早鸟价99元/人,原价158元/人;大众体验组报名费30元/人;一人限报一个组别,不得兼报。

团队10人以上接受早鸟特价88元/人。

4.为参赛人员提供号码布/牌、完赛奖牌、保险、补水、纪念T恤衫。


4.参赛福利如下:


所有人报名,可免费获赠一件精品T恤文化衫/速干衣99元/件。


凡是在关门时间内安全完赛,可获得精美纪念奖牌。


参赛人员每人获得由海南金盘饮料有限公司提供的“金盘天然泉水”。



为所有报名人员赠送“定安黄阿姨粽子”做为补给品。


前200名每人赠送一张价值:715元的海南屯昌县凡迪农场贵宾消费券(园区体验项目,艾湖民宿双标或大床一间一晚),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以上福利奖品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其它福利还在更新中~


5.请在签到日规定时间内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并提交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外籍人士须出示本人护照原件并交复印件)签到并领取赛事物资。


比赛日不再设签到。

请自行安排交通到达会场签到及参赛,如需要预定用餐、住宿、以及租车服务请联系工作人员微信XW313509784。


PART 05参赛要求


1.身体健康的自行车爱好者均可参赛,不限国籍和户籍;

2.所有现役的职业车手(大中华地区包括大陆、港澳台注册车手,其他国家包括UCI注册车手,参加洲际比赛以及此级别以上的车队队员等)和注册退役未满两年的车手不能报名本次比赛。

骑行是一项负荷强度较大的竞技运动,对参赛者身体状况有较高的要求,参加者应身体健康,有长期参加锻炼或训练的基础,参赛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能力选择项目报名参赛。


有以下情况者不得参加比赛:

①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②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③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④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⑤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⑥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

⑦赛前一晚大量饮酒或睡眠不足;

⑧孕妇;

⑨其他不适合本项运动者。

如擅自违反规定参赛,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其本人自行承担。

2.所有未成年人参赛必须获得父母、监护人等的同意并授权,所发生的一切后果由其本人及其父母、监护人承担。

3.组委会将为每位参赛人员购买比赛当日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赛事保险为比赛当日出发点到结束点的保险责任,不包括往返赛场途中骑行、会场骑行、试骑、热身等非比赛期间、非比赛场地发生的风险责任。

4.所有参赛人员须在报到(签到)时提交本人签署的《参赛免责声明书》。


PART 06竞赛办法


1.采用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审定的最新版自行车竞赛规则。

2.本次比赛以电子计时,手工计时为辅。参赛人员

需缴纳计时芯片押金 1500元/团队或 200元/个人,赛后退还芯片时退还押金。如有丢失,按1200元/个赔偿;计时芯片,统一安装在参赛车辆的左边前叉。

3.关门时间:以补充通知或赛前裁判公布为准。

4.竞赛器材:

(1)参赛人员必须穿骑行服装参加比赛,以俱乐部为单位报名的运动队/运动员需要统一本队骑行服;

(2)参赛人员在比赛时须佩戴硬壳头盔、骑行手套,否则不能参赛;

(3)公路车组别参赛人员的车辆必须是公路车,且车把为弯把(公路车弯把),车辆需装备功能完好的制动装置。车辆如配有非人力传动、助动装置,则成绩将不计入比赛排名。  

(4)山地车组别参赛人员车辆必须轮径为24至29寸,胎径1.75以上的齿胎(不得使用光头胎),且必须配备避震前叉的山地车。车辆需装备功能完好的制动装置。车辆如配有非人力传动、助动装置,则成绩将不计入比赛排名。

(5)所有参赛车辆不得加装货架,脚架等妨碍骑行安全的装置,(除大众体验组);

(6)参赛人员禁止使用计时TT车、铁三车、共享单车、躺车、死飞,电助力车及光头胎参加此次比赛;

(7)所有参赛人员必须保证所使用的参赛车辆状况良好并满足比赛要求,任何存在安全隐患的自行车不得参加比赛;

(8)参赛人员的器材装备(自备)必须符合规则规定。即使是 在赛后,裁判员有权再次检查运动员器材,如核准存在违规,违规选手将被取消比赛成绩。

5.号码牌和号码布须按规定佩戴,在指定显著位置固定号码牌;在背部两侧四角固定两块号码布。没有通过检录的运动员禁止上赛道。

6.完成比赛车手必须下赛道,禁止在赛道上逆行,否则取消成绩。

7.维修区、救护区、休息区:设在签到点附近。

8.各参赛队可参照线路图在赛前自行安排试骑赛道。试骑时请注意安全,风险自负。

9.在赛道终点处以及*公里处设置供水区。

10.裁判长根据各组别报名(检录)人数最后确定各组别发枪次数。

11.各项比赛之后,获得前三名运动员将进行颁奖仪式。获奖运动员应在赛后及时到达颁奖区等候颁奖,必须着比赛队服登台,未按时参加颁奖仪式的运动员视为自动放弃奖项。获奖运动员必须按时参加媒体见面会。

12.所有运动员必须按规定完成比赛,任何违规行为都将按规则进行处罚。

13.参赛运动员或领队比赛中发生的下列情况可以向裁判员进行申诉,同时缴纳申诉费500元。若对比赛成绩有异议,须在成绩公布10分钟内携有效证据以书面形式向裁判团提出;若对比赛过程发生的问题提出申诉,须在赛后10分钟内携有效证据材料向裁判团提交书面申诉,经裁判团核实做出裁决。裁判团的裁决为最终裁决,不得再次申诉。若对报名运动员参赛资格提出异议,可在赛事过程中携有效证据随时举报。裁判官经核准后,对当事人作出相应处理。

14.裁判员不接受对裁判工作程序和内容,以及执裁过程的申诉。

15.组委会和裁判员有权禁止任何不适合参赛的运动员比赛。


PART 07奖金设置


(一)本次比赛各组别设置个人奖、团体风采奖;

(二)各组别奖励(现金/证书)

1.男子公路组,录取前8名给予奖励;

2.男子公路40+组,录取前5名给予奖励;

3.女子公路组,录取前3名给予奖励;

4.男子山地车组,录取前3名给予奖励;

5.女子山地车组,录取前3名给予奖励;

6.大众体验组,不计成绩排名和奖励。


(三)完赛并有成绩者即可获得赛事排名;

1.每组比赛以运动员完成比赛,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决定成绩排名。

2.所有完成比赛选手均获有完赛奖牌。

3.各组别前三名,授予奖杯证书并参加颁奖仪式。

(四)实际参赛人数未达到本组规定人数的50%时,奖金额减半发放(以50%发放)。


本规程解释权归赛事组委会。

未详尽事项,请关注赛事官方微信公众号或补充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