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这款是SRAM旗下Avid的代表作XO油压刹车(轻量越野次顶级,顶级是XX刹车),也是目前国内专业选手使用较多的一款油压刹车。外形瘦小、简洁、没有什么金属质感,就这款涂装而言就有比较强烈的塑料质感,但实际上它是铝合金油压缸体、碳纤维手柄组合的。XO油压刹车的手感设定比较偏向于竞技类型,刹车触点的位置比较小,可以说是一触即有,在分秒必争的竞赛里需要反应快、有灵敏触感的油压刹车。
刹车原配的夹环就是SRAM自豪的一体式整合结构,在同一个刹车夹环上可以同时安装指拨器和线控器,比SHIMANO多了一个前叉、后避震或升降座管的线控器安装位置,整体性更高,车把也更整洁更好看,最重要的是省下了安装夹环的重量。
这款XO刹车的刹车距离调节是通过内侧的一个2mm内六角工具调整,没有自带免工具旋钮,在其他的版本会有这个功能。但这款竞技级定位的刹车对于车手来说,这个功能在新买的时候调整一次就好,以后都不用再调了,除非是给有其他手感喜好的车手使用。
该款刹车也有很多竞技级需要的经量化配备,刹车转点轴心位置是镂空的,刹把采用了轻量化碳纤维打造,整体质感都是大多数车迷所爱。刹车的形状历经Avid多年的改进,还是这种横卧式的几何杠杆位置适合车手的操控,统一设计是单指式的操控方式,非常主流的竞技设计。因为车手五根手指除了要刹车以外,还需要按压变速和紧握车把,拇指负责变速(SHIMANO也知道当年指拨的食指退档方式不怎么方便竞技车手使用,所以有了“双A”设计适应车友使用习惯)、食指刹车、其余三根手指可以握住车把,一切顺手自然。
Avid的全系列刹车与SHIMANO相反地使用DOT5.1刹车油,DOT5.1的刹车油相比矿物油要耐热得多,而且DOT刹车油会吸收多余的水分,在高温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水沸腾气化导致的刹车失效的状况(水是100℃沸腾)。而DOT油会吸收水分,所以会有保质期。DOT油有湿沸点(刹车油完全吸收水分)和干沸点(刹车油未吸收水分)区分,在市面上购得一些品牌的DOT5.1的刹车油湿沸点是190℃,而干沸点是270℃,即使是在最差的情况下刹车油沸点仍在190℃,在使用性能上可以来得更高。
但DOT5.1刹车油配合这种不带油缸油量补偿装置的封闭式系统会发生涨油现象(新款的Guide刹车并没有涨油问题),触点会随着涨油现象而缩短,甚至发生蹭碟。所以这款XO刹车带有一个免工具调节的油缸行程调节装置(Contact Point Adjustment),如果发生涨油,可以通过上方的旋钮调节油缸的行程来舒缓这种现象。XO油压刹车系统的维护周期相比SHIMANO的要短,大概一年左右换一次刹车油就可以了,而且刹车油比较便宜,动手能力强的车友每天换一次刹车油的成本也不是很贵哦。
注:DOT刹车油不会腐蚀油封什么的,基本只会腐蚀漆面,所以在换油以后主要清洁漆面上的油渍就可以了。
Avid油压刹车的一体式刹车夹器只出现过一次,其余款式均是非一体式的设计,虽然没有了一体性的视觉冲击感,但其造型和亮丽的涂装就已经虏获不少车迷的欢心。
刹车夹器缸体采用了铝合金打造,并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偷轻处理,圆润的外表加上亮光黑色的搭配,还是显得有较强的塑料感(虽然它是铝合金)。我们仍可以看到它并没有像SHIMANO一样有如此多配套的隔热设计,Avid并不太担心高温带来的影响。而活塞的尺寸比较大,可以提供较大的刹车力量。
Avid XO油压刹车单个前刹车的实测重量是212克,相当的轻,确实是竞技轻量化的选择。优点是重量轻、触点反应灵敏、制动力强、有一体式整合环设计。缺点是维护周期相对较短、会发生涨油。
总结
在轻量级越野来说,下坡的激烈程度远没有ENDURO、DH那般凶残,所以在文中提及的过热问题在日常遇到的XC玩法并不会经常遇到。总的来说这两款刹车在市售的数量是比较多的款式,同时也有很多业余车手使用参加各大赛事。各有各的长处并存在一定的缺点,注册并留言写下你心中认为适合自己的刹车型号,写下个人观点供大家分享。
SHIMANO XT m-785刹车选①
Avid XO刹车选②
肯定是速联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