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巡赛车队的竞争压力和成绩要求与日俱增,一些顶级职业车手选择"降级"加盟二级职业车队。无论是为了延续职业生涯,还是寻求更自由的赛程安排,汤姆·皮德科克和朱利安·阿拉菲利普等名将的转型案例都颇具代表性。
皮德科克与阿拉菲利普证明:世巡赛之外另有天地
每位职业车手的梦想自然是加入顶级世巡赛车队,参与世界最高水平赛事。然而近年来世巡赛的残酷现实是:车队为争夺UCI积分绞尽脑汁,战术体系完全围绕核心主将打造。这导致许多实力派车手不得不扮演"隐形工兵"角色,那些天赋出众却始终无法突破"巨星壁垒"的选手,往往承受着巨大压力。
正因如此,许多度过巅峰期但仍具备竞争力的车手,不愿继续在世巡赛车队担任配角,转而选择在职业级(Pro Team)赛场延续辉煌。
二级车队与世巡赛车队的竞技水平差距其实并不悬殊。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排名靠前的职业级车队可获得所有世巡赛事的邀请资格,却无需像世巡赛车队那样强制参赛。这种"选择性参赛"的特权,让二级车队能根据自身实力、经济状况和取胜机会,更灵活地制定赛程。
最典型的案例当属阿拉菲利普。这位两届世锦赛冠军在索达尔-快步车队后期,因高薪续约后成绩未达预期,与车队经理勒菲弗尔关系紧张。转投瑞士 Tudor 车队后,他重获新生——尽管2025赛季仅在魁北克大奖赛(世巡赛级别)收获一胜,但多次站上领奖台的活跃表现,为车队赚取了大量积分。正是他的稳定输出,助力 Tudor 锁定赛季最佳二级车队之位,成功斩获2026年所有世巡赛事邀请函。
像亚历山大·克里斯托夫(为 Uno-X Mobility 赢得两胜)、马克·希尔什、迈克尔·斯托勒、马泰奥·特伦汀等老将,也在二级车队延续着职业生涯。他们不仅保持竞争力,更将宝贵经验传授给志在冲击世巡赛的年轻队友。埃利亚·维维亚尼在乐透车队的告别赛季同样如此。
早在皮德科克之前,范德普尔就曾选择当时尚属二级的阿尔佩辛车队。一方面是为延续与罗德霍夫兄弟(其职业生涯导师)的合作,另一方面该车队支持他同时兼顾当时的主项公路越野与公路车赛。
由此可见,对许多车手而言,二级车队意味着更量身定制的赛程、更宽松的环境。虽然媒体曝光度有所降低,但用这点代价换取更好的竞技状态和心理舒适度,对很多受困于世巡赛压力的车手来说,无疑是笔划算的交易。
编辑: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