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把紧龙头,两脚将踏板蹬地飞快,想象座下的自行车是一匹马,就像古时的骑兵,驰骋在大街小巷上。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和笔者一样,曾对各类文字中对“一骑绝尘”的描写心驰神往,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用自行车来滥竽充数,做做这样的幻想过过干瘾。不过单就自行车的历史来说,还是与马有着一定的关系。自行车最初的原型,由德国人卡尔·德莱斯男爵发明的“跑步机器”(Laufmaschine),在它英语中的名字里被叫做“德莱斯的马”(Dandy horse)。而在其后的若干改进设计中,也有好事者在车龙头处加上一个画蛇添足般的马头,更是坐实了自行车与马的不解之缘。
卡尔·德莱斯男爵的自行车复制品。从照片上可以看到,作为自行车鼻祖的这辆“德莱斯的马”上,没有踏板、链条、刹车之类的现代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部件。事实上他的驱动方式是坐在坐垫上,用双腿在地上奔跑。
一张19世纪设计图稿上的带有马头装饰的早期自行车,从自行车发展来看,该图中的时代不晚于1880年代。
在一些童车上还保留有马型装饰
尽管卡尔·德莱斯男爵的发明在现代人看来十分的原始粗糙,但是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还是件引人注目的新奇事物。因此当时出现了众多描绘骑行这类原始自行车的图像作品,画风多以诙谐幽默为主,男女老少尽皆有之。甚至还有在车后安装上锅炉,使用蒸汽作为动力的脑洞大开的设计。
形形色色的“跑步机器”
除了上面这些尚属“正常”状态下的自行车画面,还有人从中看出了自行车未来的军用价值,于是就有了下面这幅自行车枪骑兵大败真骑兵的幻想作品。
年代出处不详,根据结构来看,应当是在出现最早具有机械驱动装置的1840年代之前。
当19世纪60年代初,法国人皮埃尔·米肖和皮埃尔·拉勒门特在自行车前轮上加入了踏板,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脚踏车”时,自行车的实用性才得以提升。在一段时间内,采用“前轮驱动”的“高自行车”曾经风行一时,直到1885年英国考文垂的工厂中生产出采用链传动的“安全自行车”才取代了它的地位。之后在1888年,苏格兰人约翰·登禄普(登禄普轮胎的品牌名称就是源自于他)推出的第一款实用的充气轮胎,解决了行车颠簸的问题,更是令自行车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于此同时,欧美军方也对自行车产生了兴趣,对自行车进行改装,装备军队,甚至还专门组建了自行车部队。
自行车发展史简图
身兼插画、铜版画、平板画画家、漫画家和小说家多重身分的法国人阿尔贝·罗比达在1883年所做的一副未来战争图画。图上的自行车骑兵与他们身旁充满“蒸汽朋克”味道的装甲车相比还是太守旧保守了,实际历史中的军用自行车使用方式并非如此。
使用自行车的欧洲士兵更多地还是装备以枪械,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过去骑马步兵的角色,自行车在步兵部队里可以很好地承担巡逻、侦察与传递信息等任务。为了解决山地作战问题,法国人还在发明了第一个出于军事用途的折叠自行车。在一幅刊载于1917年2月21日的《伦敦新闻画报》的战时刊物《战时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War News)的插图中,绘有19世纪的自行车发展史简图,及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里法国、英国、奥地利三国军用自行车的发展。从插图上可以看出自行车士兵所用枪支的枪管较短,应该是直接把骑兵的马枪拿来为己所用。
在与欧洲相隔大西洋的美国军方,也跟上了这股潮流,在1896年组建了驻扎在米蒙大拿州苏拉堡的第25步兵自行车部队( 25th Infantry Bicycle Corps,又名机动步兵第25连,25th Mobile Infantry)。
在这张1896年的老照片上,记录下了美国最早的黑人骑兵部队“布法罗士兵”(Buffalo Soldiers,或者可以翻译为野牛士兵,因为他们的Buffalo之名源自于印第安人形容黑人士兵的卷发就像北美野牛)在黄石国家公园“守护神梯池”时的留影。该部曾举行过负重76磅(34.47公斤)、为期四天126英里(202.77公里)以及十六天天790英里(1271.38公里)的野外拉练。照片应该就是在790英里的那次拍摄的。
最令这支部队声名大振的还是于1897年夏天,他们进行了一场用自行车代替马匹的1900英里(3 057.7536 公里)越野测试。从蒙大拿州的米苏拉至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的一路上,20名士兵用了34天,平均每天五十多英里(80多公里),平均时速6.3英里(10公里左右)。在旅程结束时,他们都“身体状况良好”、所有损伤的总和只有“17个轮胎加六个自行车框架”。他们此行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陆军的自行车兵团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较骑兵或是步兵快上两倍,并且只要付出三分之一的成本与精力。
“1900英里远征”的路线图
反应在“google地图”上的路线,可以看出几乎穿越了半个美国
除了步枪之外,还有其他丧心病狂的武装设计。比如上面这辆装备柯尔特机枪和机枪弹药箱的美国1896年哥伦比亚40型军用自行车实物
1910年左右,在英格兰萨福克郡伯里圣埃德蒙兹举行的英国自行车连操练的照片
很快,以英美为代表的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的自行车部队都纷纷投入了实战,把南非、墨西哥等地作为它们的武器试验场。在随后在两次世界大战里,自行车虽然在对战争进程的作用与影响上远远比不了机枪、重炮、毒气、汽车、飞机、坦克、潜艇、航母和核武器,但是在对机械化力量的补充方面还是具有相当的裨益,对一些山地国土居多或是欠发达国家的军队而言尤为如此。而且自行车如果运用得当,也能派上大用途——二战太平洋战场初期,日酋山下奉文率部在东南半岛发动了一场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的闪电战,他们将爆裂的车胎丢弃,直接用车的钢圈上路。没有车胎的自行车在行驶时发出类似坦克的噪音,吓坏了本就斗志不高的英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自行车部队
行进在菲律宾的日本銀輪部隊
“胡志明小道”中的越南自行车运输队。在越南战争中,中国向越南资助的大量物资中许多都是通过自行车来运送的,而这些自行车也是来自于中国。
2001年,瑞士军队解散了他们具有百年多历史的自行车部队,标志着自行车的军用价值彻底消散。但是从自行车发明以来,国外民间就没有停止过开发它的“准军事”功用,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洋人真会玩。
编辑:夏春花